一是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。全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为278.3亿元,新增47.8亿元,增速为20.7%;贷款余额为202.1亿元,新增30.5亿元,增速为17.8%;存贷比为72.6%,新增存贷比为63.7%。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64.6亿元,涉农贷款72.9亿元。
二是“三引一促”工作取得可喜进展。新引进齐商村镇银行总部大楼项目、莱商银行河东支行、平安保险临沂河东支公司,设立齐商村镇银行凤凰支行,各类金融服务组织达到46家。我办与8名在外人才建立联系,录入数据库6名;成功引进1名创业人才、1名创新人才、8名高学历人才,超额完成招才引智工作任务。
三是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。全区共有上市挂牌企业7家。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,奥德集团发债34亿元,其中企业债10亿元,公司债24亿元;振淇机械获得省直投基金282万元,远通锻造获得省直投基金202万元。
四是保费收入处于上升水平。全区保费收入5.09亿元,同比增长15%。其中,财产险保费收入1.88亿元,同比增长4%;人身险保费收入3.21亿元,同比增长23%。保费赔偿1.17亿元,同比增长35.61%。
五是农村金融创新有新成效。我区作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县区,分两个阶段选择了9家经营状况良好、管理制度健全的合作社开展试点工作。其中德盛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全省首批试点社之一,现已累计发生63笔互助金借入业务,发放互助金164.5万元。2016年我区从供销社系统中选择了8家合作社参与试点工作,此阶段共计发动社员626户,认缴互助金1900余万元。
六是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切实加强。2016年,全市唯一一家小贷公司供销小贷在我区成立,并新成立金融超市1家、新型农村互助合作社9家。我区高度重视地方金融组织的规范运营和稳健发展,严格按照省、市文件对地方金融组织进行监管,要求各地方金融组织严格按照“5有、4要、3不要”规范运营,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方式相结合,定期对地方金融组织进行现场检查,出具《现场检查通知书》和《整改意见》。
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平稳运行。2016年印发了《关于印发全区2016年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印发河东区2016年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印发河东区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》、《河东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,加强打击非法集资力度。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,聘请元真会计事务所对辖区内所有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检查,下达“整改通知书”7份,要求停业整改3家。宣传普及金融知识,推广金融创新产品,增强了广大市民的金融意识和资本意识,有效防范金融风险,保障了金融安全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