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日,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经济前瞻论坛2024年会在北京举行,在农村金融峰会专题论坛上,沂南农商银行入选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、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”机构篇优秀案例。

近年来,沂南农商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省联社党委和临沂审计中心党委工作部署,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,不断强化党建统领,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,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合力,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书写了农商银行社会担当。

在强化党建统领中把牢前进方向。认真领会“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”的实践要求,持续深化党的建设,把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一是党建入章强引领。按照法定程序修改完善公司章程,将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,完善“四会一层”架构体系,严格落实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、高级管理层决策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,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,切实做到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,持续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。二是组织建设夯堡垒。纵深推进支部建设“系列工程”,推动标准化党支部、过硬党支部、品牌党支部及评星定级制度化、规范化,打造过硬党支部26个、品牌党支部41个,获评系统内省市级过硬党支部、品牌党支部示范点11家;分别评选五星、四星、三星党支部7家、19家、15家,推动组织生活更加规范、班子配置更加合理、梯队建设更加完善,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。三是队伍淬炼聚合力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精神、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、廉洁五大家园,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、革命文化、廉洁文化教育等26次、参与955人次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,落实新入职员工带教辅导、职业导师等制度,做好全程培养,实现成长成才。组织岗位练兵、业务竞赛、创新创效活动14次,营造浓厚比学赶超氛围。

在深化文化建设中涵养发展底蕴。将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改革发展转型各方面全过程,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。一是大力培育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。通过宣传栏、电子屏、展示墙等实现文化上墙75处,推动进网点、进基层。组织领导干部、劳动模范、业务骨干讲专题党课、上讲台宣讲18次,以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。组织开展“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大家谈”活动,引导广大员工深刻领会把握“五要五不”的内涵实质,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、经营观和业绩观。二是积极传承弘扬“大挎包”优良传统。引导干部员工深刻领悟“对党忠诚、服务群众、勤俭敬业、公私分明”文化内核,全面把握这一优良传统与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的内在契合性,学习一脉相承的立场信念、价值追求,保持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。用好文明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建功立业等实践载体,组建党员服务队、青年志愿服务队28支,持续开展送金融、送科技、送文化“三送下乡”活动,举办金融夜校61场次、受众6800余人次,有效提升广大客户金融文化素养。三是全面推进合规文化建设。把遵纪守法、合规经营作为立业之本,组织合规宣誓宣讲、警示教育等活动12场次,稳步打造全员共建、自我负责、自觉主动的合规文化。树牢全面合规理念,持续强化业务管理、风险合规、审计“三道防线”建设,筑牢合规屏障。

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厚植为民情怀。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和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,牢固树立服务“三农”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,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,全面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、便利性和可得性。一是聚焦特色产业,加大产品创新力度。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、便利人民群众推动创新,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发展需要,推出“沂南鞋业贷”“肉鸭养殖贷”“黄瓜种植贷”等系列信贷产品,发放相关贷款9.06亿元,有效满足了当地特色产业、绿色产业发展需求。二是立足农业农村,提升服务“三农”温度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,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建设,设立37处营业网点、555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,布设智慧柜员机、自助设备、农金通等各类服务终端824台,为广大客户提供多渠道、全天候、综合化的金融服务,实现了“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、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”。积极开展千村万户用信提升工程,将服务送至田间地头,完成授信31.69万户、金额77.72亿元。选派87名客户经理开展驻点办公服务,上门为老百姓办理业务,宣传国家政策和反诈知识,有效满足了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。三是强化对接帮扶,镌刻金融惠企精度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开展小微企业服务3年提升工程,梳理近年来各项优惠政策,变“企业找政策”为“送政策上门”,提升惠企政策直达性和时效性,已对41家企业开展金融辅导,为35家企业授信5.34亿元。树立正确的义利观,坚持以义取利,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,今年以来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10.65亿元,主动为实体经济“输血”“造血”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四是围绕提质创效,拓展科技赋能深度。加强数字金融建设力度,依托全市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,积极推广线上办贷模式,突破传统服务时限,为广大客户提供“8小时”之外金融服务,线上贷款余额9.03亿元,实现让数据多跑路,让客户少跑腿,增强了金融供给能力和综合服务质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