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金监字〔2019〕68号
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
鞠艳峰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》收悉。现结合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工作职能,答复如下:
一、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
(一)银行融资再上新台阶。一是存贷款增量位居全省前列。2018年末,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71.6亿元,较年初增加493.5亿元,余额和增量分别居全省第5位和第2位;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99.4亿元,较年初增加614亿元,余额和增量分别居全省第5位和第3位。二是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。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开展融资担保模式创新,降低对传统担保方式依赖,缓解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企业融资难题。
(二)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取得较好成效。一是上市挂牌工作取得新成绩。2018年全市新增1家山东证监局备案企业、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、46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,3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。二是直接融资同比大幅增加。2018年全市实现直接融资87.72亿元,同比多增10.32亿元。三是成功举办中国·临沂第五届资本交易大会暨第七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,共签约招商项目54个,协议金额1360亿元。
(三)保险服务功能持续增强。一是保费收入稳步增长。2018年,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54.95亿元,同比增长6.49%;保险业累计赔款支出75.99亿元,同比增长14.75%,赔付率29.81%。二是保险创新不断深化。创新开展“政银保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,2018年全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开办100笔,贷款金额9554万元。
(四)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一是金融产业布局不断优化。目前,全市共有银行机构49家,证券分公司2家,证券营业部32家,期货营业部5家,保险机构70家。二是地方金融机构规范发展。临商银行和农商行系统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强,经营和防控风险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(五)金融风险防控稳步推进。一是健全工作机制。市、县(区)两级都成立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,起草了《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建立健全了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。二是做好金融风险排查。4月20日召开了全市金融风险排查工作会议,下发了《临沂市金融风险排查工作方案》,基本摸清了风险底数。三是加强督导协调化解风险。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》和《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》,会同有关县区、部门、银行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资金链风险化解工作,帮助部分企业化解银行不良资产,部分延缓和化解了企业的融资风险。
二、地方金融组织支持“三农”情况
2018年,我市新成立2家小额贷款公司、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、4家民间融资机构,全市地方金融组织达306家,总家数居全省首位。全市35家小额贷款公司为8844户农户和“三农”企业提供贷款9301笔,金额39.33亿元;3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2502户农户和“三农”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,金额11.59亿元;173家民间融资机构累计向农户和“三农”企业投资累计15.17亿元;66家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社累计发放互助金200笔,金额1510.57万元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服务乡村振兴建设
根据上级有关精神,加快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服务乡村振兴建设。近年来,我市加快政府性担保机构设立步伐,自2014年至今,每年都成立一家政府出资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,市级融资担保集团也在积极筹建中。在工作中,针对农村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的无资产抵押、贷款困难问题,积极推动各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反担保模式,提高服务质量,平衡企业融资成本和担保公司风险控制间的关系,拓宽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。
(二)推动业务创新,提高服务“三农”的深度
发挥好小额贷款公司、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社贴近农村、贴近农业、贴近农民的优势,引导公司灵活运用相关政策,创新更多适合“三农”经济发展的产品,创新担保手段和抵质押押品。推动开展以经营收益权、农村知识产权、集体资产股份质押、农业知识产权等为抵押物的创新业务,提高“三农”贷款的可获得性。
(三)加强行业监管,着力优化金融环境
健全地方金融监管机制,完善监管职能,丰富监管手段,进一步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服务能力。加强金融数据统计分析,准确把握金融形势和金融运行态势,密切关注金融风险的前瞻性指标,发现风险及时提示、预警。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,保障全市金融安全与稳定,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临沂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
2019年8月20日
联系单位及电话: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保险与担保科 0539-8726752
抄送:市政协提案委员会、市委督查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