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锦枚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电子商务赋能全市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建议》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今年以来,我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、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》,结合我市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,加大涉农贷款投放,助力春耕备播等乡村建设发展资金需求,不断提高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。截至4月末,辖区涉农贷款余额3297.77亿元,较年初增加176.17亿元。新增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为53.4%,高于全省15.9个百分点、高于试验区批设前18.5个百分点。
(一)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。采用“政府+市场”模式运营,建设了“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平台”,以中小微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户等为服务主体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截至目前,全市65家银行、担保、保险等机构在平台上线360款金融产品,引导43791家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平台注册,已完成授信总金额141.24亿元,提高了融资效率。
(二)强化普惠领域金融创新。采取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向农户发放订单式、纯信用的大棚升级改造、农田水利建设等贷款。在费县开展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平台试点工作,研究出台了“产业振兴”“创业致富”“低碳绿色”“科技绿色”4大系列的“两山模式”信贷产品,成功运作信贷业务439笔,信贷额度7211万元,有效盘活了农村地区生态资源。针对农业全产业集群发展需求,聚焦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联合农行创新推出“金穗沂蒙兴农贷”,成为全国性银行机构针对临沂金改试验区特设的首个信贷创新产品。截至去年末,共制定、审批通过兰陵蔬菜、莒南花生、郯城粮食等28个产业整体服务方案,筛选白名单客户1625户,有贷客户916户,贷款余额19.2亿元。引导金融机构推出“新型职业农民贷”“思乡贷”“丰禾农耕贷”等211个信贷产品,融资612亿元,其中有三项产品获评“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服务乡村振兴产品”“全国农村金融优秀服务乡村振兴产品”“2021中国服务乡村振兴十佳信贷产品”称号。
(三)积极为支农支小提供担保措施。市政府出台了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担保支持措施》,通过壮大资本实力、降低担保费率、加大降费补贴等12条措施,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融资业务。目前,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市融资担保集团注册资本金增至10.47亿元,业务费率由原来的1.5%-2%降至0.5%。截至4月末,该集团新增担保额25.58亿元,同比增长13.44%;在保余额57.93亿元,同比增长16.03%,政策出台后享受降费支持业务101笔,金额2.25亿元。
(四)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。全市银行机构在乡镇设立网点583个,乡镇金融机构覆盖率达到100%,平均每个乡镇网点达3.74个。深化助农取款服务点综合支付升级工程。目前,全市共设助农取款点8278个,助农取款点总数居全省前列,实现行政村全覆盖。各银行机构通过移动APP采集农户信息、全面整村授信等模式开展农村信用建档评级。其中,邮储银行开发信用村300余个;农业银行打造服务乡村振兴“示范村”250余个,完成农村信用建档评级近7万户;农商行累计整村授信建档123.02万户、金额465.97亿元,并推出“无感授信、有感反馈、便捷用信”的信贷模式,已完成500个村庄(社区)“无感授信”工作,覆盖254万农户、770.2万人。
二、下步工作打算
下一步,我局将充分考虑您的建议,会同相关部门强化金融投入,创新金融产品,加快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。
一是建设两个平台。一方面,突出抓好“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平台”建设与推广工作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扩充数据资源,为银行机构授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,力争年底前授信金额突破160亿元。加大数据整合力度,实现县区数据归集全覆盖,年底前力争全市金融机构全部入驻平台。加强平台与临商银行、农商银行的数据对接,实现平台网上实时放款,提高获得贷款的便捷性。另一方面,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,优化农村产权交易鉴证、定价评估、产权流转、抵押融资、不良资产处置等流程,为激活农村产权、搞好产权融资创造良好条件。
二是加大普惠金融领域创新力度。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,大力推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抵押业务,扩大企业可抵押资产空间。发挥金融机构主体作用,持续开展“一县一品”金融创新活动,以沂水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,联合银行机构、担保机构等创新研发“乡村振兴贷”“惠农贷”等惠农支农金融产品。分批次推进各银行机构设立村级“沂蒙金融超市”,提高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水平。
临沂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
2022年6月7日